| 發(fā)布:6/9/2025 10:57:53 AM | 點擊:85 | 用戶:Lisa | 出自:聘外易 |
|---|---|---|---|
文章來源:隨州市外國語學校 13年講臺守侯, 隨州市外國語學校外籍教師Mary榮膺中菲友誼最高獎 6月3日,在慶祝中菲建交50周年的歷史性時刻,第五屆“中菲相知獎”頒獎典禮于馬尼拉隆重舉行。一位在湖北省隨州市外國語學校默默耕耘了13年的菲律賓英語教師——瑪麗安·洛德絲·雷諾(Marianne Lourdes Lenor),因其卓越貢獻,在近500名中菲各界嘉賓的見證下,榮膺此項象征兩國人民深厚情誼的至高榮譽。學生們親切稱呼的“萬人迷”Mary老師(外籍人才),成為了本屆頒獎禮上最動人的身影。
中國駐菲大使黃溪連在致辭中深情回顧千年友好,強調(diào)“人民性是中菲關系的厚重底色”,并指出此獎項在兩國關系關鍵節(jié)點傳遞人民期盼友好的心聲,彰顯內(nèi)生動力。Mary的獲獎,正是這種源自民間、扎根基層的友誼力量最生動的體現(xiàn)。 自2012年踏上隨州市外國語學校的講臺,Mary便將這里視為第二故鄉(xiāng)。面對文化差異與教學挑戰(zhàn),她潛心鉆研,在隨外開放包容的環(huán)境中,逐漸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寓教于樂”教學風格??ㄆ?、音樂、舞蹈、情景劇在她的課堂上巧妙融合,將英語學習變成孩子們熱切期待的歡樂時光。她的課堂視頻在海外社交平臺廣受贊譽,無形中成為傳播中國教育文化的橋梁。
當新冠疫情襲來,Mary毅然選擇留守中國。面對線上教學的難題,她克服羞澀,將25分鐘的網(wǎng)課精心打造成充滿創(chuàng)意的“TV Show”。為教授天氣詞匯,她化身氣象主播;講解文具名稱,她的書包就成了神奇的百寶箱。這種“身臨其境”的教學法,確保了知識在屏幕兩端有效傳遞,溫暖了特殊時期學子的心。她的堅守與智慧,不僅獲得家鄉(xiāng)巴拉望電視臺近一小時的專題報道,更通過《菲律賓商報》傳為佳話,甚至得到黃溪連大使的親自轉(zhuǎn)發(fā)點贊,成為菲籍教師在中國敬業(yè)奉獻的閃亮典范。 “中菲相知獎”由中國駐菲使館與菲律賓中國了解協(xié)會(APCU)共同設立,旨在表彰為深化兩國人民相互理解與友誼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團體。Mary的獲獎,是她13年如一日用愛與智慧澆灌友誼之樹、以三尺講臺搭建民心相通之路的必然回響。從隨州教室的“萬人迷”到馬尼拉領獎臺的“友誼使者”,這位坦言“不想回家鄉(xiāng)教書”的菲律賓教師,用行動詮釋了真正的友好:它深植于平凡崗位的堅守,綻放于心靈真誠的貼近。她手中傳遞的,正是兩國人民渴望相知相親、共創(chuàng)繁榮未來的不滅火炬。 正如黃溪連大使所堅信,“中菲友好合作大勢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Mary在荊楚大地上的每一堂充滿活力的英語課,都在為這跨越千年的情誼續(xù)寫著溫暖而堅實的當代篇章。她的故事,是“中菲相知”最動人的注腳。 13年講臺守侯, 隨州市外國語學校外籍教師Mary榮膺中菲友誼最高獎 |
|||
![]() ![]() |
|||
![]() | 相關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