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市第二中學簡介
聘請外國文教專家資格證注冊類型:A2 ,注冊編號:3203171
江陰市第二中學位于江陰市人民東路38號, 始建于1906年(光緒32年)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創(chuàng)立的勵實學堂,是一所有著100多年辦學歷史的現(xiàn)代化學校。是江陰城區(qū)規(guī)模較大的學校之一。全校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在職攻讀教育碩士生教師14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yè)的老師已達102人,接近專任教師的70%。學校還擁有無錫市、江陰市學科帶頭人6名,江陰市級以上教學能手19人,市學科中心組成員10余人,中學高級教師52名。雄厚的師資力量為學生成才構筑了堅實基礎。現(xiàn)有學生近3000名,其中高中學生1280人,有教職員工300多人,是江陰城區(qū)規(guī)模較大的學校之一。百年名校,是無數(shù)江陰學子的精神家園,一草一木都蘊藏著人文內(nèi)涵和歷史底蘊,一磚一瓦都顯現(xiàn)出無形的感染力和傳承力。
學校堅持“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終身發(fā)展的教育”的辦學理念,以“愛國、文明、勵實、創(chuàng)新”為校風,以“主動、嚴謹、實踐、求真”為學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先后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學校、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中國教育學會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研究基地、全國學校文化建設優(yōu)秀獎。江蘇省示范初中、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三八紅旗集體”、江蘇省第二批青少年奧林匹克體育綜合俱樂部。無錫市優(yōu)秀教師群體、無錫市文明單位、無錫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學校、無錫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示范點學校。江陰市十佳特色學校、江陰市中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示范學校、江陰市“十一五”教科研先進學校。
前身為1906年(光緒32年)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創(chuàng)辦的勵實兩等小學堂。1910年(宣統(tǒng)2年),美國人潘雅谷捐建三層洋房一座,增設初中部,定名勵實中學。一年后,其妻捐建二層洋房兩座,實行男女分校。男校為勵實中學,女校為輔實中學。
1919年,青年學生受革命浪潮影響,全校學生積極參加抵制與查抄日貨行動,將查抄日貨的罰款,在壽山公園(現(xiàn)中山公園)建造孫中山先生紀念塔。
1925年,“五卅”慘案發(fā)生。在中共江陰支部書記孫選發(fā)動下,學生上街演講,聲援上海工人罷工斗爭。輔實女校學生咸至城廂挨戶募捐,該活動在《申報》連續(xù)報道。下半年,勵實中學建立青年團組織。
1927年,勵實中學堵鐵鈞、范福生等教師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深惡痛疾,在愛國熱情驅使下,組織開展地下工作,驅逐學校當局。校長沈文蔚下令停辦勵實中學。1928年,勵實中學復校,聘王省三為校長。
1937年,校舍遭日機轟炸,勵實、輔實被迫停學。部分輔實女校師生遷至勵實春暉樓上課,又名私立春暉初中。1937年冬,勵實、輔實復校,私立春暉中學停辦。同年兩校合并,增設高中部,定名私立澄江中學。1940年,高中部并入上海教會聯(lián)合中學。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初中部被日寇封閉。1946年秋,澄江中學復校,聘黃思恩為校長。解放前夕,學校有10個班級,學生446名,教工45名。
1949年4月23日,百萬雄師橫渡長江,江陰解放。江陰縣人民政府接管學校。1952年2月8日,江陰縣人民政府正式接辦,定名江陰縣第二中學,中共黨員李紀彥任校長,美籍教師和傳教士返國,終與美國教會割斷關系。從此,學校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
1952年秋,高中部并入江陰縣中,學校成為江陰縣重點初級中學。1953年7月,江陰師范停辦,師生全部并入二中。1953年4月,江蘇省主席譚震林任命孫啟賢為江陰縣第二中學校長。1956年,學校更名江陰縣第一初級中學,仍屬重點中學。1959年,學校發(fā)展至8軌24班,學生1000余名,被蘇州地區(qū)行政公署命名為地區(qū)重點初級中學。1961年,學校榮獲江陰縣中小學先進集體稱號。
1970年,周谷坤任黨支部書記兼革命委員會主任。學校招收高中班,恢復完全中學。
1976年,“四人幫”粉碎,學校迅速進入正常運作。1978年,李寶根任校長。學校狠抓教學,因材施教,高中教學質量逐年提高,英語班教學效果更為突出。1980年,學校增設機械、紡織、會計、幼師等職業(yè)班,成為江陰縣試點學校,經(jīng)驗在地區(qū)教育工作會議介紹。1983年,成為江陰縣教育局直屬學校。1985年,高中面向澄要片招收擇優(yōu)班。
學校男女足球隊享譽省內(nèi)外。1984年,女子足球隊獲省足賽冠軍,7月,女子足球隊代表江蘇省參加華東地區(qū)六省一市中學生女子足球賽獲第6名,并獲精神文明獎。同年,學校承辦江蘇省男子少年足球班(小三隊)。1985年,男子足球隊在南京與日本少年足球隊友誼賽,2比0獲勝;1986年,女子足球隊在無錫市與美國旋風女子足球隊友誼賽,3比0獲勝,為祖國贏得榮譽,為學校爭光添彩。1986年6月,被江蘇省體委、教育廳命名為江蘇省足球傳統(tǒng)項目學校;1987年,學校評為無錫市優(yōu)秀傳統(tǒng)項目先進集體。
1978年來,擴建辦公樓,新建教學樓、大禮堂、教工宿舍樓、體育樓、食堂等6667平方米,翻修操場,建假山、慶耋亭、紫藤架等美化校園,舊顏變新貌。
1992年,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對學校常規(guī)管理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1992年,新建9號教學樓1250平方米,綠化美化校園,1994年,學校被江陰市政府命名為“綠化達標單位”、“文明衛(wèi)生單位”。
1993年,翻擴建校舍2500平方米,配備微機室、語音室,啟動教育現(xiàn)代化工程,高質量實施義務教育。
1995年,江陰市委、市府決定投資3800萬元,征地100畝,按江蘇省重點高中標準移地新建市一中。1997年,市一中從人民東路老校區(qū)遷移至長江路新校區(qū)。
1998年,新的江陰二中正式掛牌,劉偉業(yè)任校長。
2000年至2005年,新征地12畝,新建了4號教學樓、勵實樓(圖書綜合大樓)、人民東路監(jiān)街培訓樓,擴建了6號樓、實驗樓,新增教學面積9943萬平方米。
1998年3月,學校成立無錫市江陰二中女子足球隊,由汪坤潔任主教練。2001年二中女足獲得全國中學生女子足球聯(lián)賽冠軍,2002年獲得第八屆全國中學生女足比賽第二名。翁新芝、翁曉潔等一批尖子隊員入選江蘇省隊。中國足協(xié)副主席薛立、前國家女足教練馬元安、李必、張海濤先后來校指導訓練工作。
2004年8月,黃國清任校長,提出“建成全市一流、社會公認的品牌特色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終身發(fā)展的教育”的辦學理念,學校評為無錫市課改實驗示范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12月,順利通過了省示范初中驗收。
2005年12月28日,學校黨總支部成立,黃國清任黨總支書記,下設三個支部(文科支部、理科支部、綜合支部)黨員共68人。
二中女足連創(chuàng)佳績:獲得了第十五屆江蘇省省運會冠軍、優(yōu)秀運動隊、江蘇省“三八”紅旗集體、無錫市新長征突擊隊、無錫市“三八”紅旗集體等榮譽。翁新芝、翁曉潔、葛洋、吳敏等先后入選了女足國家隊。2005年4月和2007年4月,受國家教育部委派,球隊代表中國由倪穎偉市長黃國清校長帶頭參加了在丹麥和智利舉行的世界中學生女足錦標賽,獲得亞軍和冠軍。國家教育部頒發(fā)了嘉獎令,省教育廳、無錫市人民政府發(fā)信祝賀并嘉獎,江陰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表彰大會。
2005年9月,全國體育總局、教育部授予江陰二中“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學?!狈Q號。11月,國家體育總局授予江陰二中“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的稱號。2007年,學校獲得無錫地區(qū)唯一的由北京奧委會、國家教育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狈Q號。
2006年3月31日,江蘇國際預科學院(江陰教學班)在江陰二中掛牌。2007年,有10名學生錄取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際著名大學。從2005年開始,有150多名二中師生分赴美國、英國、日本修學,標志著二中教育向國際化邁進了一步。
2007年學校發(fā)展至57個教學班(其中高中28個班,初中29個班),3000多名學生,300多名教職員工。
學校廣泛開展二中學生“八能”教育,體藝特色碩果累累。2005年,被評為“江陰市十佳特色學校”。2006年舞蹈節(jié)目《讀兵書》榮獲江蘇省政府最高獎“五星工程獎”銅獎、無錫市群眾文藝匯演金獎。
2007年,校俱樂部成功創(chuàng)建為“江蘇省第二批青少年奧林匹克體育綜合俱樂部”。
2008年5月,學校順利通過江蘇省“二星級高中”評估驗收。學校異地搬遷改造方案獲市政府通過。并計劃在 2009年10月順利通過江蘇省“三星級高中”評估驗收。
2017年9月,江陰第二中學初中部與江陰市第一初級中學合并為江蘇省江陰市第一初級中學。
江陰二中有著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優(yōu)化、業(yè)務精湛、創(chuàng)新力強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全體教師積極弘揚終身愛崗的敬業(yè)精神,愛生如子的奉獻精神、共同進步的團隊精神,努力提高教師專業(yè)化水平,以教師的發(fā)展帶動學生的發(fā)展。教師教科研積極性很高,“十一五”期間由青年教師承擔的江陰市級以上立項課題多達26個。全校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在職攻讀教育碩士生教師14人,研究生課程班結業(yè)的老師已達102人,接近專任教師的70%。學校還擁有無錫市、江陰市學科帶頭人6名,江陰市級以上教學能手19人,市學科中心組成員10余人,中學高級教師52名。雄厚的師資力量為學生成才構筑了堅實基礎。
科學的管理是學校發(fā)展的生命力,江陰二中既有著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又堅持以人為中心,以情為主線,依靠群體的價值認同和凝聚力來調動學校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校制定和實施了具有鮮明“二中特色”的《管理彈性制》、《學術休假制》、《學生導師制》等管理措施。以嚴格教學管理為突破口,從規(guī)范課堂常規(guī)管理,嚴抓教師的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課后輔導、考試檢測等教學基本環(huán)節(jié)。以狠抓學風班風校風為重點,通過開展豐富的德育活動,對學生行為規(guī)范、日常習慣等方面進行嚴格訓練,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人格。學校還通過家長學校,“教學開放日”等形式邀請家長來訪交流,構筑“教師、家長、學生”三位一體管理網(wǎng)絡。
2008年5月28日,學校接受了無錫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的“二星級高中”評估驗收,驗收組領導專家經(jīng)過嚴格現(xiàn)場考察評估認為:江陰二中辦學歷史悠久,辦學目標明確,有著同類學校中領先的師資水平,辦學成績尤其是特色建設成效顯著,有力支撐了學校的發(fā)展,學校已達到二星級高中標準。
在江陰市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的關心支持下,江陰二中將迎來新的發(fā)展機遇:學校將按照三星級高中標準進行校園改造和設施裝備。隨著學校的集體凝聚力越來越大,人民滿意度越來越高,社會贊美聲越來越好,江陰二中發(fā)展的前景越來越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