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2020-3-5 9:59:52 | 點擊: | 用戶:Henry | |
|---|---|---|---|
世界本一家,很多外教讓人感到溫暖(二) “武漢加油!重慶加油!中國加油!”“我們同舟共濟,共度難關(guān)”在2020年1月份中國爆發(f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來,這種口號,加油聲充斥著網(wǎng)絡,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在高度重視疫情的發(fā)展。很多外國友人也堅定的留在了中國,他們相信中國是可以戰(zhàn)勝疫魔的。
武漢疫情爆發(fā)以來,中國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10天內(nèi)建起了火神山,雷神山醫(yī)院,為抗擊疫情增添了利器,也為中國人民抗擊疫魔增添了信心。面都如此快的中國速度,外國人說:“10天!建一所醫(yī)院!沒有任何其他國家能這么神速!”是的,中國人在面對大災難的時候,空前的凝聚力總是讓人驚訝。武漢疫情如此,非典如此,大地震也是如此。
會音樂, 想教大孩子, 最好公立學校, 之前做過外教管理員 各地在華的留學生們紛紛用自己的方式,為中國祝福,幫助中國抗擊疫情。比如網(wǎng)上發(fā)布的武漢加油的文字,進行鼓勵。還有的拜托自己本國的親人 從國外購買口罩用于支持武漢抗疫。有的把自己做兼職的工資捐給了武漢市慈善總會。還有的錄制視頻為在疫區(qū)的中國人加油,或者只是簡簡單單的加油鼓勵,或者即興用吉他彈唱表達出自己的心情,雖然簡單缺包含愛意。也有一些人足不出戶,出門就帶口罩,勤洗手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身邊的人。
瑞扎,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帥小伙,疫情期間一直留在北京,沒有回國。他說之所以沒有回國是因為對中國充滿信心,我要和中國朋友們在一起,共克時堅。
來自俄羅斯的碩士生馮悅則表示:我把中國人視作我的兄弟姐妹,我相信,我們的大家庭不管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克服
外教現(xiàn)在重慶,文教類工簽轉(zhuǎn)聘,求職地不限。 “不要叫我老外,我是中國的一名志愿者,只是想幫大家做一點事情,疫情面前不分國籍?!罢f這句話的是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曼蘇·阿拉姆,他在中國學習、工作5年了。疫情發(fā)生后,他被中國人民的團結(jié)抗疫和奮不顧身精神深深感染與折服。于是,他主動投身到當?shù)厣鐓^(qū)當起志愿者,參與到社區(qū)的防疫宣傳與外籍人員信息登記,幫助當?shù)厝嗣駵y量體溫,消毒等工作中。他還多次在朋友圈中表達出“愿與中國人患難與共”的決心??矗嗝从|動人心的話語:疫情面前不分國籍,是的,我是外國人,但我不是外人,在疫情面前愿與中國共患難。這場疫情發(fā)展到現(xiàn)在以來,已經(jīng)不僅僅只是一個國家的事情,他是全世界的戰(zhàn)役,只有大家的心綁在一起,才能抗擊疫情成功。
不同的面孔,卻是一樣的灼灼熱心;不同的文化,卻是一樣的期盼人間和平,病毒可以隔離,但互相幫助的心,凝聚的愛是無法割斷的,病毒無情,人間有愛,愛是最好的橋梁,最利得武器,感謝這份來自異國的愛。我相信,在國際同胞們的支持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中國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zhàn) |
|||
![]() | 相關(guān)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