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2024-3-11 9:56:45 | 點擊:10 | 用戶:Lisa | 出自:聘外易 |
|---|---|---|---|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浙大創(chuàng)新舉措全球引才 讓“大先生”大有可為 日前,浙江大學兼職教席引進計劃——“全球杰出教席計劃”第一批招募剛剛結束,對海外“大先生”吸引力十足。招募期間,各類申請和推薦紛至沓來,其中不乏諾貝爾獎得主、主要發(fā)達國家院士和頂尖大學教授等。
浙大(杭州外教招聘)近年來不斷吸引歸國人才加盟,頂尖、全職、年輕是他們的顯著特征。一系列創(chuàng)新性舉措見證了浙大“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渴望:通過前瞻性、戰(zhàn)略性布局,浙大打造“人才特區(qū)”,打破人才生態(tài)的制度藩籬,聚焦立德樹人,全面開展人才培養(yǎng)。據(jù)了解,“人才特區(qū)”擁有相對獨立的學術、人事和財務自主權,讓科學家不被學術之外的“繁文縟節(jié)”所擾。 隱于紫金港校區(qū)的靜謐花園中,數(shù)學高等研究院就是浙大為數(shù)學家們傾心打造的一方不被打擾的“人才特區(qū)”。浙江大學數(shù)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勵建書院士說:“自2017年底成立以來,我們努力在這里營造一種純粹、濃厚的學術氛圍,始終基于獨立的學術判斷,努力匯聚一流的學者做一流的基礎研究。” 短短數(shù)年,勵建書院士、孫斌勇院士、阮勇斌院士、劉一峰教授、孫崧教授先后加盟。于2021年辭去耶魯大學正教授職位、全職加盟浙大的劉一峰說:“純粹的治學環(huán)境是吸引我的最大原因。”沉浸在求是園兩年多,數(shù)學學科成果不斷涌現(xiàn),他已在數(shù)學“四大頂刊”上發(fā)表了多篇高水準論文。 讓卓越的人培養(yǎng)更加卓越的人才——浙大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相繼推出教授學習小組、啟真問學、青青計劃等青年人才科研育人平臺,推動海外歸國人才全面開展人才培養(yǎng)。在浙大對高層次人才的工作評估中,教學工作的成效既是基礎指標,又是標志性指標。 張國捷教授兩年前歸國全職加盟浙大,組建生命演化研究中心。他每天會花很多時間與同學們一個個交流,培養(yǎng)大家對研究的興趣。打開該中心的微信公眾號,“貓為什么比你會聞”“探秘‘兩腳獸’:人類并不孤單”等一篇篇兼具學術性和趣味性的文章,正是青年學子在科學海洋中本著興趣自由遨游的成果。 寬松的學術氛圍、良好的保障條件、充分的學科交叉,讓浙大人才引育駛入“高速路”。2018年至2023年,浙大海外高水平大學正教授的引進數(shù)是2012年至2017年的5倍,40歲左右的海外頂尖大學正教授引進數(shù)是2012年至2017年的10倍。學校目前1800余名高層次人才和優(yōu)秀青年人才中,大部分從海外直接引進或具有海外留學、工作經(jīng)歷。 浙大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許翾表示,浙大立足我省“新春第一會”倡導的“大人才觀”,將打造一流人才生態(tài),持續(xù)為歸國人才提供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沃土。 |
|||
![]() ![]() |
|||
![]() | 相關推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