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fā)布:8/24/2013 5:31:27 PM | 點擊:1428 | 用戶:Lisa | 出自:聘外易 |
|---|---|---|---|
很多外教是歌劇的忠實擁躉,這些外教熟知:《浮士德》,《卡門》,《圖蘭朵》,《阿依達》,《茶花女》,《奧賽羅》,《蝴蝶夫人》,《費加羅的婚禮》 這些經典歌劇曲目。而京劇作為中國的國粹也自然可以與西方古典音樂的代表——歌劇相提并論。外教常常沉迷于歌劇的歌唱、音樂、舞蹈、戲服、背景以及表演等。中國的京劇也同時包含歌劇上述元素中的多種,并包含有一些變異的部分。京劇也會有唱腔、音樂、戲服以及表演,與歌劇不同的是京劇中并沒有很多的舞蹈部分,取而代之的是很多的武打動作,這些武打動作也十分具有觀賞性。
對于外教來說或許京劇里的人物很難區(qū)分。首先京劇中有形形色色的臉譜,這些臉譜各具特色,并代表不同身份的人。外教初看京劇時,或許會覺得舞臺上滿是些帶著面具的人,根本不能理解人物的身份。在這里外教可以簡略了解一下臉譜在顏色上的區(qū)分:紅色——忠貞英勇、黑色——正直無私、白色——陰險狡詐、紫色——剛正威武、黃色——勇猛而暴躁、金色——神仙高人。大致了解了這些臉譜所代表的人,外教觀看京劇時便可以更好的理解劇情。
對于外教來說京劇的唱腔難以聽懂,這一點很多的中國人也聽不太懂。所以外教可以在簡要知道劇情的前提下,以欣賞的態(tài)度來看臺上的人物表演,并通過人物的表情動作等來體會劇情。
京劇中有很多的表演是沒有實物道具的,完全靠表演者獨立表演完成,這對于外教來說也是難以準確理解表演者的意圖的障礙之一。這就需要外教在觀看京劇之前首先要了解劇情,其次要對京劇中常出現(xiàn)的表演動作有所了解。比如哪些是騎馬的動作、哪些是劃船的動作、哪些是演員互相追逐的動作、哪些又是演員對打的動作、哪些是日常起居吃飯睡覺的動作等。了解了這些,外教看起京劇來或許也就能琢磨出二三分的意思來了。
此外觀看京劇的習慣。外教們在劇院里觀看歌劇,同樣京劇也是在劇院里演出。但不同于歌劇的是,觀看京劇時不要求大家要像外教觀看歌劇時盛裝出席。外教在觀看歌劇時會保持安靜,當精彩部分出現(xiàn)后,外教通常會鼓掌示意演員。在整個歌劇的觀看過程中,外教都會保持安靜。而京劇則不同,京劇講究滿堂彩。當京劇演員演唱完高難度的唱腔或是完美地做完一系列動作后,京劇觀眾通常要大聲的喝彩。這點也許在外教眼中是難以理解的。但這是中國傳統(tǒng)的一種體現(xiàn),京劇演員在聽到觀眾大聲的喝彩后會覺得自己的表演得到了觀眾們的肯定,會更加賣力的表演。而如果出現(xiàn)了京劇觀眾如同看歌劇的外教一般鴉雀無聲的情況時,只能說明這場京劇表演是失敗的。
京劇在外教看來或許是難以理解的,但如果外教細細品味,也會發(fā)現(xiàn)這種古老戲曲特有的魅力。
|
|||
![]() ![]() |
|||
![]() | 相關推薦: | ||